日前,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宣称,其已经通过研发新材料把锂电池充电时间缩短至一分钟。但是日前不少业内专家均对这一成果表示了质疑。他们认为通过技术是可缩短锂电池充电时间的,但缩短到一分钟则比较匪夷所思。
韩国研发的新技术原理主要是通过让石墨渗透到锂电池存储电流的部分,从而使电池内外的储能离子均能同时接触到充电电流,实现快速充电。对此,陈全世指出,事实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理论。但是目前这种新技术还存在理论阶段,而且能使锂电池内部实现超级导体的石墨也非常难找。
据陈全世介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早在5年前就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研究。且当时其一位学生就在该学院读博,研究的课题恰好就是这个理论。据了解,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要找到能使使锂电池内部实现超级导体的石墨材料非常困难。因为对这种石墨材料的密度和纯度都要求很高。而且即使找到,也只能从很小的纽扣电池做起。新技术实现在车用动力电池等大型电池上的应用则几乎是遥遥无期。
据了解,目前手机用小型锂电池的充电时间一般为两到三个小时,而车用电池组则需要5-8小时。为了进一步推进电动车的推广普及,各国目前均开始了研究可以实现给电动车快速充电的技术。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缩短锂电池充电时间是可行的。但是他认为韩国日前宣称的锂电池能在一分钟充满的技术有点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