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一个庞大的的手机干电池产业于无声无息中酝酿而成。然而,规范行业进展的相关规定却拖了后腿。
在智能手机不断膨胀的今天,市场对干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无统一的标准下,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一种“在场制作干电池”的流动商人。据悉,在场制作干电池现下颇有市场,产品多数卖给了进城打工成员。提供基本设施的电池厂家表示,如今手机更新换代太快,以致后续市场上的干电池无法供应,在场制做只要购买一台微电脑、点焊机和一套干电池芯,就能制作各种型号的干电池。
因为手机生产厂家生产的原装手机干电池普通价钱较高,消费者图便宜更倾向于杂牌干电池,这就为劣质的低价干电池敞开了市场。现下市面上存在不少质量问题的高仿干电池和碱性电池,这些电池大多是由小作坊或没有天资的小工厂生产,与原装干电池外观极为相仿,可所用的原材料却是伪劣产品,所以这些高仿干电池大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随着手机干电池“悲剧”的不断上演,囫囵手机行业的警钟也由此敲响了。厂家及消费者知识产权、法律保障意识相对淡薄,仿冒、造假、制假市场泛滥,相对得用的手机干电池行业标准尚未出台等一系列因素都是现时手机干电池市场的真实写照。
统一标准,规范商家行径,政策监管到位才是目前手机干电池市场的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