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碱性锌锰干电池来,这真算是一项重大革新了,有人称它为是锌锰干电池的第二代产品。它无论在结构上和原理上都完全不同于普通干电池,虽说它们的外貌都一样,但内部结构则完全两样,别的电池都是负极在外,正极在内,而它则是负极在内,正极在外,这就叫作“内锌外炭”式结构。
最外面的一层,就是电池容器。它是由金属铁皮和金属盖所组成的。再往里看,紧靠着铁皮外壳的就是二氧化锰和石墨所构成的混合物,它作为电池的正极。这样一来,这铁皮外壳就成了它的集流体,那金属盖则变成了它的正极。再往里瞧,紧紧贴在二氧化锰正极上的,那是隔膜。它是一种抗碱能力很强的吸液纸。在这隔膜的旁边就是负极锌膏,这锌膏可不是那上面几种电池用的锌皮及锌片了,你听这名字,就可马上联想到“膏”是什么样状态的物质了。这锌膏是用汞齐化的锌粉和35%的氢氧化钾溶液,再加一点钠羧甲基纤维素经糊化而成的。
这氢氧化钾(KOH)溶液的作用可不小,它是提高电池低温性能的关键角色,因为氢氧化钾溶液在-60℃时才完全凝固,所以它在低温下也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在这锌膏之中还有条弯曲的黑色东西,它就是镀锡的铁芯,是锌膏负极的集流体,就等于炭棒的作用一样。由于电池使用的是碱性的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液,所以人们都管它叫作碱性锌锰干电池。你一定会感兴趣地问,氢氧化钾溶液不是腐蚀性很强的溶液吗?那为什么还要使用它来作电池的电解液呢?为什么要用汞合金的锌粉(即汞齐化的锌粉)呢?为什么锌负极要在里面,而不在外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说得清楚的,这里面的学问可真不少。
但通过试验证明:锌膏负极和二氧化锰正极在使用氢氧化钾溶液时,内阻比较小,在放电过程中电阻也增加得不多,这样就提高了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的容量。由于锌电极在碱性氢氧化钾溶液中很容易被腐蚀掉,所以必须采用强汞合金的锌粉,同时还要给电解液附加一定量的氧化锌。采用锌粉作电极,主要是为增大锌电极的面积,以减少锌表面的电流密度,防止锌在碱性溶液中的钝化(锌表面上形成致密的氧化层,以致使它很难溶解在碱性溶液中称为钝化)。
把二氧化锰正极放在外边,主要是因为电池在放电时,二氧化锰要膨胀,有钢壳在外面支撑着它才不致松散开来。所以你别看它是小小的圆柱体,要研究的问题可多着呢。再说起它的本领来,那真是武艺高超。它在锌锰干电池这个大家族里可算是首曲一指的了。